2020-07-02
医疗建筑是有复杂的流线交织和许多使用要求的一个工程,要在充分满足门诊、急诊、住院、后勤供应等使用功能、组织好各部门之间的联系、确保合理顺畅的治疗流程的同时,可以明确区分各类不同的洁污流线。
1、医院的门诊、医技、住院综合楼,多栋建筑都要设置多个出入口,又要有机的连成一个整体。最好是分别设置门诊入口、急诊入口、儿科入口、肠道门诊入口、住院出入口、工作人员出入口等,路线明确,互不干扰又密切关系。
2、为预防门诊人数多的科室有大部队、长距离流动的现象,门诊量多的科室比如内科、外科、儿科、妇产、中医科等的位置通常要尽可能接近地面,靠近门诊大厅位置。并且门诊部的平面布局要紧凑,降低从门诊大厅到各个科室候诊厅之间的距离。各科普通病人由门诊综合大厅分流之后,需要就诊的部分病人会顺次被引到二次候诊,以此保证流程秩序。
3、每个主要的科室都要保持独立,不要让无关人员通行,不允许其他科室的用房和公共领域介入,严格避免串科情况,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。房间安排和门诊流程要相互协调一致,保证程序流畅减少迂回。互相关系的科室相邻布置,便于构成专科、专病中心,有利于会诊,减少病人在科室间来回。中小型医院的门诊部、急诊科整体布局设计,比起大型综合性医院而言,科室的分类和规模都有区别。但是对于常规科室中小型医院通常都会关系,同时在改扩建和新建时要遵守医疗流程的基本原则,在有限的规模中做到洁污分流和分区和合理流线组织。